茶叙天下 大红袍 九龙窠母树大红袍

九龙窠母树大红袍

福建省武夷山大红袍的母树,生长在九龙窠的陡峭岩壁上,只有6株,树龄约360年。
九龙窠的陡峭岩壁上有一条狭长的裂缝。泉水一年四季都从岩顶上滴落,浇灌着这六棵大红袍母树。《茶圣》陆羽在《茶经》中写道:茶的质地,上者生烂石,中者生砾壤,下者生黄土。“烂石”是一种透气性好、矿物质丰富的风化岩,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。大红袍母树正好生长在这样一块“烂石”上。每一片茶都融合了山川的光环和日月的精髓。喝过它的人说它的味道非常独特和美妙。


据全国著名茶叶评审专家陈郁榕介绍,1976年当学徒时,她曾品尝过老师傅喝剩下的大红袍母树的茶汤。香气和味道很难用语言描述。现在她想起来就像刚喝过一样。她已经做了30多年的茶叶评估工作,再也没有喝过这种味道!
因此,母树大红袍被称为“茶之王”。据说母树大红袍过去是在银行的金库里精心收集的。如果你想把它拿出来,你必须经过非常严格的程序,这可以从稀有程度上看出来!


由于产量很小,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,这六棵大红袍母树每年生产的茶叶也只有七八两。
1972年,当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时,毛主席给了他四两件红袍茶。尼克斯很困惑。送这么一点茶是不是太吝啬了?周总理告诉他,这种大红袍茶一年只产8两左右,非常珍贵!给他四两,相当于给了他“半壁江山”。后来这个“半壁江山”的典故也传开了。
如此珍贵的大红袍,在古代一直是贡茶,只有皇帝才能喝。


在清朝,这六棵大红袍母树每年只产500克左右的茶叶,甚至乾隆皇帝每年只能喝8两。据说有人曾经为乾隆贡献过茶叶,其中龙井30公斤,碧螺春20公斤,而大红袍只有8两。也可以看出大红袍的稀有性。
六棵大红袍母树尤为罕见。据说民国时期,大红袍母树由士兵守卫。解放后,守卫的士兵最多有一排(30)~40人)。到目前为止,一直有专人守护。想想看,几棵小茶树也派兵24小时守护。这种待遇并不普遍。可以看出,这六棵大红袍母树是多么珍贵!


此后,这6株大红袍母树每年只能生产20克左右的茶叶,也越来越稀有。
在2006年这六棵大红袍母树停止采摘和养护。
2007年,武夷山市向国家博物馆赠送了2005年采摘的最后20克母树大红袍。从那时起,珍贵而稀有的母树大红袍就退出了市场。现在市场上的大红袍茶是由大红袍母树扦插繁殖的。它可以被视为大红袍母树的延伸,因此也被称为“大红袍”。
现在,这六棵大红袍母树已经很多年没有采摘了,希望经过精心的保养,它们能再次焕发出新的一年,给世界带来它独特的香味!

本站声明:内容来源于网络,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,仅供阅读参考,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【359159388@qq.com】删除。https://www.lifanfc.com/archives/11588.html

作者: admin

下一篇

已经没有了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359159388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00-17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