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夷岩茶大红袍为乌龙茶,半发酵制得,茶性平和,主要产自福建武夷山,采用新梢芽叶(开面三、四叶)为原料,经过特殊的半发酵工艺制成,成品大红袍具有明显的岩骨花香,且耐冲泡,香气持久,适合每天冲泡饮用。

大红袍产于武夷山,武夷山为国家重点保护地区,其地质构造以火山砾岩、红沙岩和页岩为主。
适宜的土壤成就了岩茶的优良内质。
气候温和,冬暖夏凉,年平均气温在18~18.5℃之间;雨量充沛,年降雨量2000mm左右。
峰峦岩壑之间,有幽涧流泉,山上常年云雾缭绕,年平均相对湿度约80%。茶园地以岩壑幽涧为主,四周群山环抱,日照较少,无风害,非常适合茶树生长。

大红袍为什么是乌龙茶,因为它是用乌龙茶半发酵工艺制成,属于乌龙茶范畴,不叫名带红,叫红茶。
武夷岩茶大红袍的制作,除制青外,烘烤工艺是最关键的,技术含量最高。在形成大红袍香韵的关键过程中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韵茶汤(武夷岩茶),令人回味无穷。

按茶的焙火程度可将焙火分为轻火、中火和足火(高火),所谓焙火度是指茶在烘烤时间的长短和温度的高低综合上,所产生的相互关系。
其火功高低,主要还看茶汤和叶底表现。
轻烤火岩茶的特点是:香味清远,清高幽长,鲜爽。尝起来甘爽,但带上了一点点的苦味。种性明显,易于鉴别。
汤水橙黄至黄色,较淡。叶底鲜活,看相好,三红七绿,赏心悦目。

中足焙火岩茶的特点如下:岩茶在制作过程中发酵程度适中(半发酵),焙火度中(半发酵)。它的香味浓郁、平滑,杯底香(挂杯香)好。
上品带有花果蜜糖香。滋味醇厚、顺滑,岩韵强而耐泡,茶性较温和、不伤胃。大多起“蛤蟆皮”。
保管妥当,储存时间较长,适宜陈放。